外资成了反向指标
今天A股又毁三观了。
在一片大涨、不断创新高之际,A股却又不走寻常路,再次以大跌的形式倒在了3400点前。
还是那句老话说的好:
当你接近回本时,反弹嘎然而止;
当你获利出局时,黑马横空出世;
当你自鸣得意时,暴跌如期而至;
当你身无分文时,好股遍地都是。
在A股这么久了,习惯就好。
其实不光你我普通人,就连一向被称为“聪明资金”的外资,这几个月也成了著名的反向指标。
每当他们兴冲冲地大幅流入时,指数往往就见顶了。
10月12日(第一个圈),北向资金大幅流入13372亿,随后A股跌了1个月。
11月9日(第二个圈),北向资金大幅流入19962亿元,然后A股跌了1周时间。
11月23日,也就是前天,沉默多日的北向资金再次大幅流入10155亿元,果然没让他们失望,今天A股再次大跌。
可能老外们也搞懵了——A股为啥总是如此与众不同?
懵就对了。中国股民炒了30年股也没把A股搞明白,你们这些歪果仁啊,图样图森破。
……
一,指数还能突破吗
在前两天的夜报中,我提到任何大主线走到末期,都会出现3个见顶:加速赶顶;低位补涨;龙头分歧。
明白这个,也就能理解A股为何大跌了。
三条主线——白酒,顺周期,新能源都出现了见顶,借着今天“医疗器械第二轮集采”的利空,一起拍了个毕业照。
以前我总以为,风格可以无缝衔接。A股行情走完,B就会及时站出来。
这种理想化的状态,往往只会在牛市中出现。大部分时候,一旦主线A调整,往往就会拉着指数一起跌。跌完之后,才会慢慢出现新的主线。
从上面的可以看出,A股的确是很有个性的。它有着自己的节奏(情绪周期),一般很少看别人()的脸色。
指数会不会突破不知道,但明天大概率将会有“大跌次日规律”。
大家这两天注意观察下跌中有哪些“抗跌的新方向”。这种在大跌中抗跌的方向,往往在指数反弹时也会反弹更快。
二,集采20时代,医药股还有戏吗?
今天医疗板块继续大跌。
据传,高值医用耗材的第二批集中采购即将开启。
从范围来看,第二批医用耗材清单主要包括骨科人工关节、除颤器、封堵器、骨科材料、吻合器。
这意味着,不仅使用量大、标准化、竞争相对激烈的产品被纳入集采;市场渗透率较低、定价较高的产品也可能会被纳入。
短期来说,这对整个医疗器械的确有较大的影响。就连浓眉大眼的迈瑞医疗今天都暴跌了6%。
但中而言,在进口替代及渗透率提升的背景下,集采仍有望带来以价换量的红利。
另外,类比医药,高值耗材集采的推进还会倒逼企业加大创新投入,创新能力将成为器械头部企业的核心竞争力。
虽然医药股跌了不少,但依然处于下跌趋势,还没到好的买入时机。
但医疗行业的确是一个非常好的赛道,趁这波下跌可以多看看“政策免疫板块”,也就是不受集采影响的板块。
比如:
1)创新:CXO,创新药,创新器械等
2)连锁品牌:药房,眼科、牙科等专科医院
3)医美
三,芯片板块异动
这两天指数调整,但芯片板块却异常强势。
主要逻辑是:
1)需求扩张:今年以来,消费电子、新能源汽车、智能家居家电、590_通信基站等多点开。尤其是新能车的发展对于功率半导体的需求大大增长。
2)产能紧张:8寸晶圆代工、封测等芯片全产业链产能全线吃紧。下游多种芯片缺货严重,590_包括CIS,590_MOSFET,MCU,电源管理IC以及快充等。
目前涨的比较好的都是受益于新能车的标的,比如新洁能,捷捷微电等。另外,韦尔股份,通富微电等都有一些表现。
四,保险:迎接开门红
今天保险再次异动,保住了上证的一点颜面。
逻辑是:
1)负债端:
在经历了新单下滑的阵痛之后,各寿险企业需要冲刺开门红,以改善保费的缴费结构,所以明年开门红值得期待
2)资产端
十年期国债利率已恢复至正常区间,接下来大概率会向35%靠近。另外权益市场最近主要以顺周期价值股为主。这也是保险最喜欢的品种。
五,交易
顺周期依然是主线,龙头股跌多了或有低吸机会。
新能源(车,期货配资光伏)现在的位置比较尴尬。未来3年成长性非常确定,但短期的确很多都处于高位。只能耐心等待新的买点了。
除此之外,尚没看到什么新的动向。欢迎大家多留言提示。
就说这么多,晚安!
有风险,投资需谨慎
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
点击“”了解更多
关注一天
让投资更有谱
千山万水总是情,点了在看涨不停